改性沥青颗粒造粒的工艺流程中,温度参数需根据改性剂类型改性沥青造粒机_改性沥青造粒机_佳德(如SBS、PE、橡胶粉等)调整,核心是保证改性剂充分分散、沥青性能稳定及颗粒成型顺畅,以下是通用工艺流程及各环节具体温度参数:
1. 基质沥青预热
- 温度范围:140 - 170℃
- 不同改性剂适配温度:
- SBS改性:160 - 170℃(需较高流动性,利于SBS溶胀);
- PE/EVA改性:150 - 160℃改性沥青造粒机_改性沥青造粒机_佳德(避免沥青过度老化,匹配改性剂熔融需求);
- 橡胶粉改性:150 - 170℃(兼顾橡胶软化与沥青流动性)。
- 作用:降低沥青黏度,便于后续与改性剂混合。温度过低会导致混合困难,过高则沥青轻质组分挥发,引发老化。
- 操作:加热罐间接加热,持续搅拌(30 - 50r/min),预热时间20 - 40分钟,确保温度均匀。
2. 改性剂混合与分散
- 混合温度:与基质沥青预热温度一致(140 - 170℃)
- SBS改性:维持160 - 170℃,搅拌30 - 60分钟,使SBS充分溶胀(吸收沥青轻质组分,形成初步网络结构);
- PE改性:150 - 160℃,搅拌20 - 40分钟,确保PE颗粒熔融并初步分散(PE熔融温度105 - 130℃,此区间可满足);
- 橡胶粉改性:160 - 180℃,搅拌30 - 60分钟,使橡胶粉软化溶胀,避免团聚。
- 高速剪切温度:170 - 190℃
- 混合后物料进入高速剪切设备(如胶体磨),通过强剪切力将改性剂细化分散:
- SBS改性:175 - 185℃,剪切20 - 40分钟(高温利于剪切细化);
- PE/橡胶粉改性:170 - 180℃,剪切20 - 30分钟(避免改性剂高温降解)。
3. 挤出造粒(双螺杆/单螺杆挤出机分段控温)
挤出机通过温度梯度实现物料塑化与成型,各区段温度如下:
- 进料段:130 - 150℃
- 初步预热物料,防止冷料堵塞,改性沥青造粒机_改性沥青造粒机_佳德避免过早熔融粘连。
- 压缩段:150 - 170℃
- 提升物料密度,排除气泡,使改性沥青充分塑化。
- 熔融段:160 - 180℃
- 物料完全熔融,保持合适黏度(过高易堵模头,过低则条状物易断裂):
- SBS改性:170 - 180℃(保证流动性,匹配其高温稳定性);
- PE/橡胶改性:160 - 170℃(避免改性剂分解)。
- 模头温度:165 - 185℃
- 略高于熔融段5 - 10℃,确保物料连续挤出成条状(直径3 - 6mm):
- SBS改性:175 - 185℃(防止模口冷却凝固);
- 其他改性:165 - 175℃(平衡流动性与稳定性)。
4. 冷却定型
- 水冷:水温20 - 30℃
- 条状物料进入水冷槽,快速冷却至40℃以下硬化定型:
- 高软化点改性沥青(如SBS,≥80℃):水温25 - 30℃,避免骤冷开裂;
- 低软化点改性沥青(如部分PE改性):水温20 - 25℃,防止颗粒粘连。
- 风冷辅助:环境温度≤35℃,风速适中,适用于小批量生产。
5. 切粒与后处理
- 冷却后的条状物料经切粒机切成颗粒(粒径3 - 5mm),切粒时物料温度需≤40℃,避免粘连。
- 筛分去除不合格颗粒,合格颗粒进入干燥环节。
6. 干燥与储存
- 干燥温度:40 - 60℃
- 热风干燥15 - 60分钟,去除颗粒表面水分改性沥青造粒机_改性沥青造粒机_佳德(水冷后需更长时间),确保含水率≤0.5%。
- 储存环境:温度≤35℃,通风干燥,防止颗粒因高温软化粘连或性能劣化。
以上温度需根据具体改性剂类型、沥青标号及设备特性微调,核心是在保证改性效果的前提下,实现造粒过程稳定、颗粒性能达标。胶颗粒改性沥青混合颗粒造粒机_橡胶颗粒造粒机http://www.bsjdl.com/sell/show.php?itemid=34708
橡胶颗粒造粒机_橡胶颗粒造粒机_佳德http://www.bsjdl.com/sell/show.php?itemid=34709
